
大家好,我是小王,30歲,是個整天跟代碼打交道的程式設計師,母胎單身的資深宅男。別看我這樣,我人生兩大熱情就是鑽研移民攻略(夢想著哪天逃離加班地獄)和挖掘旅行好處去。今天不聊代碼,來聊聊讓我魂牽夢縈的 西班牙海鮮燉飯!這鍋金黃噴香的米飯,簡直是我枯燥生活中的一抹亮色。為了吃懂它,我可是下了血本(荷包在哭泣),甚至飛去西班牙啃了好幾天燉飯!這篇就來分享我的血淚… 哦不,是熱血研究心得!
目錄
為什麼我瘋狂迷上西班牙海鮮燉飯?
還記得第一次在台北某間打著正宗旗號的餐廳,吃到的卻是濕軟像燴飯的東西嗎?價格還貴得要命!這徹底激起我的技術宅魂(和吃貨魂)。我決定搞清楚,真正的西班牙海鮮燉飯到底什麼味道?它憑什麼成為國寶級料理?這股執念,最後把我帶到了西班牙的陽光下。我得說,當你坐在瓦倫西亞的海邊,吃著剛出鍋、鍋底帶點焦脆鍋巴的西班牙海鮮燉飯,那滋味… 台北的真的輸慘了(抱歉,實話實說)。
西班牙海鮮燉飯餐廳
飛了十幾個小時,當然不能隨便吃!我可是做了超~~級~~多功課(認真程度堪比寫程式除錯),實地踩點驗證。這4間西班牙海鮮燉飯餐廳,保證讓你值回機票錢!(價位以我當時去為準,歐元計)
巴塞隆納 – 7 Portes
這家是古董級的老店!1836年開門營業到現在,你能想像它見證了多少歷史?走進去就像走進時光隧道,服務生都穿著筆挺的老派制服。他們家的西班牙海鮮燉飯是經典中的經典,海鮮給得超豪邁!記得要點 “Paella de Mariscos” 這個海鮮款。
- 地址: Passeig dIsabel II, 14, 08003 Barcelona
- 營業時間: 午餐 1:00 PM – 4:00 PM, 晚餐 8:30 PM – 11:30 PM (天天開)
- 價位: 燉飯按人頭算,一人份約 €25-€35,看點哪種。開胃菜、酒水另計。兩個人吃下來大概 €80-€120 跑不掉,但氣氛和歷史感無價!
- 交通: 地鐵黃線(L4) Barceloneta 站出來走5分鐘。吃完順便逛海邊超讚。
- 小王碎念: 名氣大,觀光客也多,建議一定要訂位!服務很老派專業,但別期待太熱情。燉飯水準非常穩定,就是記憶中那個傳統味。分量很足!價格嘛…觀光區老店的代價囉。

瓦倫西亞 – La Pepica
想朝聖西班牙海鮮燉飯的發源地?瓦倫西亞海灘旁的 La Pepica 絕對是首選!陽光、沙灘、美食一次滿足。海明威曾是這裡的常客!他們的西班牙海鮮燉飯堅持傳統瓦倫西亞做法,重點在兔肉、雞肉和蔬菜(別懷疑!正宗起源版是沒有海鮮的)。當然也有超受歡迎的海鮮款。
- 地址: Paseo Neptuno, 6, 46011 València
- 營業時間: 1:00 PM – 4:00 PM, 8:30 PM – 11:00 PM (週一晚上休息)
- 價位: 同樣按人頭計費,傳統瓦倫西亞燉飯或海鮮燉飯約 €20-€30/人。海景第一排,價格算合理。兩人 €70-€100 左右。
- 交通: 就在著名的Malvarrosa海灘上!市區搭公車或電車(比如5號線)到 Neptú – La Pepica 站下車就到。
- 小王心得: 坐在海邊吃飯的感覺太棒了!推薦點他們的招牌海鮮燉飯,米粒吸收滿滿海味,鍋巴超香脆。服務生動作快但有點忙,自己主動點比較實在。吃完沙灘散步消化,完美!

馬德里 – La Barraca
在馬德里想吃高品質的燉飯?這家老字號 La Barraca 是我的愛店之一。裝潢是傳統西班牙鄉村風,溫馨又熱鬧。他們的西班牙海鮮燉飯餐廳以用料新鮮、風味濃郁聞名,海鮮燉飯是招牌,但墨魚燉飯也超多人點(整鍋黑嘛嘛但超鮮!)。
- 地址: Calle de la Reina, 29, 28004 Madrid (靠近格蘭維亞大道)
- 營業時間: 午餐 1:00 PM – 4:00 PM, 晚餐 8:30 PM – 11:30 PM
- 價位: 燉飯 €22-€38/人 不等,看種類。整體消費中上,兩人 €70-€120。
- 交通: 地鐵1、5號線 Gran Vía 站,或2號線 Santo Domingo 站步行約5-8分鐘。
- 小王真心話: 這家燉飯的湯汁收得超好,米粒是標準的 “al dente”(帶點咬劲),海鮮新鮮沒話說。服務很親切(在馬德里難得!)。點墨魚燉飯要有心理準備,嘴巴牙齒會黑兩天(笑),但值得!建議點個 Sangria 水果酒配。

巴塞隆納 (在地人愛) – Can Solé
如果你想避開觀光客人潮,試試看巴塞舊港區 Barceloneta 的百年老店 Can Solé。這家西班牙海鮮燉飯餐廳很低調,但超多當地家庭聚餐會選這裡。海鮮是老闆每天早上去魚市挑的,新鮮掛保證。
- 地址: Carrer de Sant Carles, 4, 08003 Barcelona
- 營業時間: 午餐 1:00 PM – 4:00 PM, 晚餐 8:30 PM – 11:00 PM (週日晚上和週一休息)
- 價位: 比較親民!海鮮燉飯約 €18-€25/人。兩人吃 €50-€80 就能搞定,CP值高!
- 交通: 地鐵黃線(L4) Barceloneta 站出來,鑽進小巷子裡找一下,有種尋寶感。
- 小王驚豔點: 這家是我西班牙朋友帶路的寶藏店!看起來不起眼,但燉飯風味層次超豐富,海鮮甜味完全煮進米裡了。價格實在,份量也實在。環境就是傳統小餐館,溫馨吵雜。想吃道地又不傷荷包,這家推爆!記得訂位,因為本地人也愛。
看懂門道!西班牙海鮮燉飯材料完全解析
好吃的西班牙海鮮燉飯靈魂是什麼?關鍵就在西班牙海鮮燉飯材料!別以為把海鮮丟進飯裡煮就好,學問大著呢。看完就知道為什麼你在家煮的總是差一點!
靈魂主角:米!比你想的重要一百倍!
用錯米?整鍋毀了!正宗西班牙海鮮燉飯絕對不用泰國香米或日本壽司米!
- 首選: Bomba Rice (邦巴米) – 這傢伙是燉飯界的扛霸子!吸水力超強(是普通米的3倍!),吸飽高湯精華後還能保持粒粒分明,中心有咬劲 (al dente),外層軟糯。缺點是貴!在台灣不太好買。
- 次選: Calasparra Rice – 也是西班牙產的短米,特性類似Bomba,吸水力好,價格稍親民一點點。品質也很好。
- 替代方案 (台灣較易取得): 義大利米 (如Arborio, Carnaroli) – 吸水力也不錯,雖然口感跟Bomba還是有些微差異(通常會更creamy一點點),但已經是台灣家庭最容易取得的好選擇了。千萬別用長米! 會變成災難。
高湯:鮮味的來源
湯底決定整鍋飯的深度!
- 基礎: 魚高湯或蝦高湯 – 用魚骨、蝦頭、貝殼熬煮,是鮮味的根本。懶人可以用好的現成魚高湯塊,但風味有差。我試過,真的差不少。
- 秘密武器: 自己炒蝦頭出油! 蝦頭的蝦膏是天然味精,炒過的蝦油加入高湯,瞬間升級鮮味層次!這步驟不能省!
Sofrito:風味基底
這是炒香的蔬菜泥,燉飯香氣的幕後功臣!
- 核心成員: 洋蔥、大蒜、蕃茄(要新鮮多汁的!去皮去籽切碎或磨成泥)、甜椒(紅椒粉Paprika的主要來源,有時會直接加新鮮甜椒丁)。炒到軟爛出香,甜味釋放。

黃金色澤與獨特香氣:番紅花 (Saffron)
貴!超貴!但非加不可! 這就是西班牙海鮮燉飯那抹迷人金黃色和特殊香氣的來源。幾根就要價不菲(被稱為紅色黃金不是假的)。買品質好的番紅花線,別買粉狀的(容易摻假)。使用前稍微捏碎,用少量溫熱高湯泡開,讓顏色和香氣釋放再倒入飯中。這是靈魂香料,省不得!(我的荷包在滴血…)
海鮮大軍:新鮮是王道
西班牙海鮮燉飯材料的主角群來了!種類彈性大,但新鮮度是關鍵中的關鍵!
- 常駐成員:
- 大蝦/明蝦 (帶頭!蝦頭炒油用)
- 淡菜/貽貝 (增加鮮甜與視覺效果)
- 中卷/花枝圈 (增添口感)
- 蛤蜊 (提鮮,開殼很療癒)
- 高級選項 (看預算):
- 大龍蝦 (半隻或整隻,視覺霸氣!)
- 大螃蟹
- 干貝
- 小王採買心得: 去傳統市場或信任的海鮮攤!眼睛要亮,聞味道(不能有腥臭味),蝦子要選頭部緊連身體、蝦殼光亮的。蛤蜊、淡菜買回來要吐沙吐乾淨,不然整鍋毀掉!
香料與調味:畫龍點睛
- 甜椒粉 (Paprika) – Pimentón:不是辣的!是甜的煙燻紅椒粉!提供主要紅色和煙燻風味。分甜味(Dulce)、中辣(Agridulce)、辣味(Picante)。燉飯通常用甜味或中辣。買西班牙產的!
- 鹽: 最後調味用,因為高湯可能有鹹度。
- 橄欖油: 初榨橄欖油!炒香Sofrito、處理海鮮都用它,增加果香風味。

材料採購指南 (台灣版)
材料 | 哪裡買? | 小王建議與替代方案 | 價格帶 |
---|---|---|---|
Bomba/Calasparra 米 | 高級超市(如CitySuper, Jasons)、歐陸食材專賣店、網路商店 | 首選!買不到可用義大利Arborio米(口感稍不同) | $$$(偏貴) |
番紅花 (Saffron) | 同上,或大型藥材行(但品質參差) | 必備!買線狀,別買粉!0.5g-1g就夠。貴但無法省!可用薑黃粉+紅椒粉調色但風味天差地遠! | $$$$(超貴) |
西班牙甜椒粉 (Paprika) | 超市、歐陸食材店、網路 | 認明“Pimentón de la Vera” (產地標章)。務必選“Dulce”(甜味)或”Agridulce”(中辣)。別買到韓式或匈牙利辣粉! | $(平價) |
海鮮 | 傳統市場、魚市、超市生鮮區 | 新鮮第一!蝦子務必帶頭(炒蝦油)。蛤蜊、淡菜買回要吐沙。挑當季盛產、價格合理的組合就好,不必硬買龍蝦。 | $$-$$$$(看種類) |
初榨橄欖油 | 各大超市、賣場 | 選Extra Virgin。西班牙產的更好,但義大利、希臘的也行。別用一般沙拉油! | $(平價) |
宅男廚房實戰!西班牙海鮮燉飯做法大公開
在家煮西班牙海鮮燉飯?聽起來很難?我失敗過三次之後終於抓到訣竅!這份西班牙海鮮燉飯做法是綜合餐廳偷師+網路爬文+個人血淚的改良版,比較適合台灣廚房和手殘黨(像我)。想做正宗的?請去拜師學藝或飛西班牙(認真)。
你需要的神兵利器
- 平底淺鍋 (Paella Pan):這是最理想的!鍋底面積大、淺,能讓米飯均勻受熱,形成鍋巴。沒有?用家裡最寬、最淺的平底鍋或鑄鐵鍋也行(深度別超過5公分),但效果打折。我第一個用深鍋煮…變燴飯悲劇。
- 耐高溫的鍋鏟或勺子:攪拌用。
- 爐火:火力要夠大!最好能用瓦斯爐。電磁爐火力分布不均,比較難(但非不可行,需要多移動鍋子)。

小王版簡化西班牙海鮮燉飯食譜 (2-3人份)
(先聲明:這不是100%傳統,是宅男實作可行的版本!)
準備工作 (前置作業超重要!)
- 處理海鮮:
- 蝦子:剪掉長鬚、腳尖,洗淨。記得保留蝦頭!
- 淡菜/貽貝:刷洗外殼,拔掉足絲。泡冷水加鹽吐沙至少1小時(時間不夠?問海鮮攤有沒有吐過沙的)。
- 蛤蜊:同樣刷洗、吐沙。
- 中卷/花枝:洗淨,去皮去內臟,切成圈狀。
- (高級海鮮如龍蝦、干貝,處理乾淨備用)。
- 製作高湯:
- 小鍋放約800ml-1L水,丟入魚骨、蝦頭、少許洋蔥胡蘿蔔芹菜(增加甜味)。煮沸後轉小火煮20-30分鐘。濾掉雜質,備用。懶人法:用好的魚高湯塊+熱水溶解備用(約800ml)。
- 關鍵步驟:炒蝦頭油! 鍋中放2-3大匙橄欖油,中火,放入蝦頭炒壓,炒到蝦頭變紅、蝦膏流出、油變成漂亮的橘紅色。把蝦油濾出來(很重要!),備用。蝦頭可以丟回高湯鍋增鮮或丟棄。
- 準備Sofrito: 洋蔥1/2顆切小丁、大蒜3-4瓣切末、成熟蕃茄1-2顆(去皮去籽切丁或用食物調理機打成泥)、甜椒1/4顆切丁(可選)。備用。
- 泡番紅花: 取一小撮番紅花線 (
- 量米: 使用Bomba米或替代米(如Arborio)約200g (生米重量,夠2-3人)。千萬不要洗米! 表面的澱粉有助於吸收湯汁。

正式開煮!(緊張時刻)
- 爆香Sofrito: 拿出你的Paella鍋或大平底鍋,倒入剛才炒好的蝦油和適量橄欖油(總共約3-4大匙油)。中火加熱,倒入洋蔥丁炒軟(約5分鐘),再加入蒜末炒香(小心別焦!)。接著放入蕃茄丁/泥和甜椒丁(如果用),灑上一大匙甜椒粉(Paprika),拌炒均勻,直到蕃茄水份收乾變濃稠,呈現深紅色(約10分鐘)。這就是美味的基底!
- 下米: 把米直接倒入鍋中,和Sofrito一起翻炒約1-2分鐘,讓米粒均勻裹上油脂和醬汁,呈現亮晶晶的狀態。
- 注入靈魂高湯: 重點來了!
- 將熱的高湯(約750ml)倒入鍋中。一次倒足! 傳統上之後幾乎不再加水!
- 馬上倒入泡好的番紅花汁液(連同絲一起倒)。
- 用勺子輕輕把米粒撥平,不要再攪拌了! 攪拌會讓米釋放澱粉變糊。稍微搖晃鍋子讓米分布均勻就好。
- 加入適量鹽調味(注意高湯鹹度)。
- 火力控制與煮飯:
- 開中大火煮沸湯汁(約3-5分鐘)。
- 沸騰後,立刻轉成中小火(維持湯汁微滾狀態)。重點:不要再碰米飯!
- 開始計時! 依照米的包裝建議時間,通常Bomba/Arborio需要15-20分鐘。讓米飯靜靜吸收湯汁。
- 擺放海鮮 (關鍵時機!):
- 當湯汁收乾到快與米飯齊平(大約煮了10-12分鐘時),米飯表面開始出現小孔洞,這時是擺放海鮮的最佳時機!
- 把處理好的海鮮(蝦、淡菜、蛤蜊、中卷等)漂亮地、平均地 嵌入米飯表面。輕輕按壓讓底部接觸湯汁,但不要攪動飯粒!
- 特別注意: 蛤蜊、淡貝要開口向上,這樣煮好開口才漂亮,沙也不易掉進飯裡。(我第一次沒注意,結果…)
- 最後階段與鍋巴形成(Socarrat!):
- 繼續中小火煮到時間結束(總共約18-20分鐘),湯汁幾乎完全被米粒吸收。
- 當聽到鍋底開始發出輕微的”啪滋”聲,聞到一點點焦香味時(這需要經驗判斷,別燒焦!),表示鍋巴正在形成!這時候可以把火稍微轉大一點點(或移動鍋子讓邊緣受熱),集中火力在鍋底中央約30秒到1分鐘,創造那層迷人的焦脆鍋巴。
- 馬上離火!蓋上乾淨的毛巾或鋁箔紙,讓燉飯休息5-10分鐘。這個步驟超重要!讓米飯把最後的湯汁完全吸收,變得更飽滿,風味融合。
- 上桌! 直接把鍋子端上桌(視覺效果滿分!)。擠點新鮮檸檬汁提鮮(傳統會配檸檬角)。開動!

小王實作血淚Tips (拜託一定要看!)
- 米水比例是玄學: 標準說法是1杯米:2.5-3杯高湯。但實際受鍋子大小、火力、米種影響很大!我第一次嚴格按比例,結果變稀飯。建議預留一些高湯,萬一中間湯收太快米沒熟,可以極少量、沿鍋邊補充熱高湯。
- 火力控制是關鍵: 一開始大火滾湯,之後中小火慢煮收汁,最後短時間大火出鍋巴。多練習幾次才能掌握自家爐火脾氣。電磁爐真的比較難均勻。
- 不!要!攪!拌! 除了下鍋炒米和鋪海鮮前撥平,其他時間忍住你的手!攪拌=燴飯。想要粒粒分明?就別動它!
- 鍋巴(Socarrat)技巧: 這是最難的!焦掉變苦就完了。訣竅是仔細聽聲音(輕微啪滋聲)和聞味道(焦香出來就快離火)。寧可沒鍋巴也別燒焦。
- 海鮮容易老: 像蝦子、干貝、花枝這些不耐煮的,可以在最後5分鐘才放下去,避免過老。蛤蜊、淡菜必須煮到開殼。
- 放著悶很重要! 這步驟讓米心熟透,口感更好更融合。別急著吃!
- 心理建設: 第一鍋失敗很正常!我煮到第三鍋才勉強能看… 別灰心,味道通常都不會太差(頂多變海鮮燉飯風味燴飯?)。
殘酷真相!西班牙海鮮燉飯熱量大解密
我知道你想問:這鍋金光閃閃的海鮮大餐,熱量到底多恐怖?身為一個需要控制肚腩的宅男,我也很在意西班牙海鮮燉飯熱量!讓我們攤開來看:
熱量哪裡來?
- 碳水霸主 – 米飯(約佔總熱量60-70%):一大鍋飯是基底,熱量貢獻最大。特別是吸飽了高湯油脂精華…
- 優質蛋白與脂肪 – 海鮮(約20-25%):蝦、貝、魚肉熱量相對低,蛋白質高,是好東西!但蝦頭、蝦膏、部分魚類脂肪含量不低。
- 隱形殺手 – 橄欖油(約10-15%):傳統做法油加得不少(炒Sofrito、炒海鮮、煮飯),雖是健康油脂,但熱量密度超高!
- 其他: 高湯底、蔬菜泥(Sofrito)、調味料等。
西班牙海鮮燉飯熱量估算表 (以常見餐廳或家庭自製份量參考)
份量 | 約略熱量 (大卡/Kcal) | 主要熱量來源 | 小王運動償還建議 |
---|---|---|---|
1人份 (約350-400g,含飯+海鮮) | 600 – 900+ (視油量、海鮮豐盛度) | 米飯、橄欖油 | 慢跑 60-90 分鐘 / 游泳 45-70 分鐘 |
2人份鍋 (標準鍋大小) | 1200 – 1800+ | 米飯、橄欖油、海鮮 | 騎單車 2-3 小時 |
餐廳豪華版 (龍蝦、大量海鮮) | 1000 – 1500+ (一人份) | 米飯、高油脂海鮮、大量橄欖油 | …吃完散步回家吧,明天再說 |
小王自煮減油版 (盡量少油) | 500 – 700 (一人份) | 米飯、海鮮 | 快走 45-60 分鐘 / 重訓 40 分鐘 |
結論: 西班牙海鮮燉飯熱量絕對不低! 畢竟是滿滿一鍋澱粉加油脂加蛋白質。但相較於很多油炸或重醬料的料理,它的熱量來源相對「健康」一些(好的橄欖油、優質海鮮蛋白質)。重點是份量控制!當作偶爾享受的大餐就好,別天天吃。
健康小撇步:
- 自煮時控制橄欖油用量(雖然會犧牲一點風味)。
- 增加海鮮、蔬菜的比例,稍微減少米量(但西班牙人可能會抗議)。
- 搭配大量的蔬菜沙拉,增加纖維攝取,也能增加飽足感少吃飯。
- 享受當下,吃完多動! 快樂的用餐心情也是健康的一部分嘛!
小王解碼 Q&A:關於西班牙海鮮燉飯的疑難雜症
西班牙海鮮燉飯用什麼米?
這個問題太重要了,值得單獨拉出來講!就像我前面在西班牙海鮮燉飯材料部分提到的,邦巴米 (Bomba Rice)是無庸置疑的首選!為什麼?因為它有驚人的吸水力,能吸滿滿的高湯精華,煮完還能保持粒粒分明,中心帶點恰到好處的咬劲 (Al Dente),絕對不會糊成一團爛飯。在西班牙本地餐廳,講究的師傅一定用Bomba米。缺點是在台灣真的不好買而且貴。退而求其次,可以用卡拉斯帕拉米 (Calasparra),特性類似。義大利燉飯米 (如Arborio, Carnaroli)是最常見的替代品,吸水性也很好,煮出來會稍微更Creamy一點(比較像義式燉飯口感),但在台灣容易買到,是家庭自煮的務實選擇。切記:長米、泰國米、日本米完全不適合!
西班牙海鮮燉飯 = Paella?
很多人直接把Paella等同於海鮮燉飯,但這其實是個常見誤區!Paella在西班牙文中,原意是指那個雙耳平底淺鍋,後來才衍生為用這種鍋煮的燉飯統稱。最原始、正宗的Paella其實是瓦倫西亞燉飯 (Paella Valenciana),它的材料是兔肉、雞肉、鴨肉、蝸牛、豆子(扁豆、白豆)和蔬菜(蕃茄、甜椒、洋薊),並沒有海鮮!海鮮燉飯是後來為了迎合海岸地區和遊客才發展出來的變體,叫做Paella de Mariscos。所以,在瓦倫西亞點”Paella”,默認是給你肉類版本;點海鮮的,務必說清楚是”Paella de Mariscos”!我在瓦倫西亞差點點錯…
為什麼餐廳的燉飯感覺特別鮮?
除了師傅手藝和材料新鮮,高湯絕對是靈魂!專業廚房會用大量的魚骨、蝦頭、蟹殼、貝類長時間熬煮出濃郁的基底高湯,鮮味物質(胺基酸)爆表!這就是為什麼家庭自煮很難複製餐廳風味的關鍵之一(除非你也願意花幾小時熬湯)。另外,炒蝦頭油這步驟帶來的蝦膏香氣也是天然味精,不可或缺。餐廳的份量和大火力爐灶,也能更好地激發風味。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