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大家好,我是小王,30歲,是個整天跟程式碼搏鬥的工程師,母胎solo的資深宅男。我的日常除了debug,就是瘋狂研究各國移民門檻和挖掘冷門旅行寶藏。今天要跟大家掏心掏肺分享我去年在巴黎聖母院踩過的坑、省錢妙招,還有連導遊都不見得知道的隱藏細節!(握拳)相信我,看完這篇,你絕對能避開我流的那些冤枉淚…
目錄
血淚教訓!沒搞懂巴黎聖母院預約方式差點吃閉門羹
去年秋天,我興沖沖飛到巴黎,以為巴黎聖母院就像普通教堂隨到隨進。幹!結果現場排隊人龍繞了廣場整整三圈(不誇張),工作人員舉牌寫著「今日參觀名額已滿」。我心都涼了… 後來才摸清楚門道:
重點筆記:
– 官網預約系統設計超反人類,按鈕藏得像解謎遊戲
– 免費參觀巴黎聖母院本體不用預約(但排隊至少1.5小時起跳)
– 登鐘樓+考古地下室+展覽這三處強制預約+付費!
– 巴黎聖母院門票採分時段制,熱門時段要搶!

💡 我的獨家預約心法(工程師強迫症驗證版)
時段 | 搶票難度 | 我的評價 | 省錢Tips |
---|---|---|---|
早上9:00 | ★★★★★ | 光線美但人爆炸多 | 官網比現場票便宜€2 |
中午12:30 | ★★★☆☆ | 大家都在吃飯 偷空檔好時機 | 學生記得帶證件!折扣差很大 |
下午16:00後 | ★★☆☆☆ | 夕陽穿透玫瑰花窗絕景 | 買聯票省€8 (鐘樓+地下室) |
⚠️ 慘痛經驗談: 我在官網卡了半小時才發現,巴黎聖母院預約方式有個魔鬼細節—付款完成後要等15分鐘才收得到QR code!當時以為當機重刷三次,結果被扣三筆款…(後來寫信英文法文夾雜吵了兩週才退款)
巴黎聖母院交通方式哪種最省時省錢?
別以為地鐵站名叫”Cité”下車就是巴黎聖母院正門!我照Google Map下車,結果在陰冷的地下通道繞了20分鐘。以下是肉身測試報告:
1. RER B線 ➜ Saint-Michel Notre-Dame站 (出口3分鐘直達廣場)
2. 地鐵4號線 ➜ Cité站 (走地下通道記得認”SORTIE”指標)
3. Batobus水上巴士 ➜ Notre Dame站 (貴但view無敵)
4. 公交車87路 ➜ Place du Parvis站 (適合住左岸的人)
5. 計程車/Uber (塞車時段會貴到哭)
💸 省錢冷知識: 買巴黎聖母院門票那天,建議用「Navigo Jour Pass」交通卡!我精算過:
– 單程票€2.1 來回 = €4.2
– 一日卡€8.5 當天還能去聖禮拜堂+古監獄(都在步行5分鐘內)

90%遊客錯過的巴黎聖母院必看特色
別只顧著拍正面!身為資深宅男,我翻遍史料+現場蹲點3天,挖出這些震撼細節:
🕯️ 暗黑系彩蛋:惡魔門廊
西側門左邊第三道門!蹲低看門柱底座,藏著煉獄場景浮雕:
– 貪吃鬼被逼吞蛤蟆
– 懶惰者倒吊滴腦漿
(中世紀工匠的怨念滿點啊…)
📏 建築師的數學密碼
用腳步實測發現:
中殿長度 ≒ 袖廊長度 × √2
(誤差僅3公分!13世紀沒電腦怎辦到的?)
🔥 火災後新看點: 重建工程開放參觀區!透過玻璃幕牆能看到:
– 燒毀的橡木屋架替換成防火鋼構
– 工程師用雷射掃描還原石像鬼角度
– 現場展示800度高溫熔化的鉛滴(觸目驚心)
🎧 獨家動線規劃(避開人潮密技)
根據我紀錄的人流熱力圖推薦路線:
早上08:45抵達 → 衝南玫瑰花窗拍晨光
09:30上鐘樓(巴黎聖母院門票已預約這時段)
10:30下樓立刻左轉進考古地下室
11:00回主殿看免費導覽團(法/英/西語輪流)
巴黎聖母院門票購買陷阱&省錢全攻略
現場票亭只賣基本組合!想登頂或看展覽?工作人員會叫你掃QR code線上買(網路訊號超差根本地獄)。整理價目差異:
現場購票 | 官網早鳥 | Klook客路 | 我的建議 | |
---|---|---|---|---|
主教堂 | 免費 | 免費 | 不販售 | 排隊進場 |
鐘樓 | €15 | €13 | €13 | 官網買 |
考古地下室 | €12 | €10 | €12 | 官網買 |
鐘樓+地下室套票 | 無販售 | €20 | €20 | 官網/Klook |
💳 刷卡慘案: 我幫朋友買巴黎聖母院門票時刷了玉山卡,竟被收3%海外手續費+動態貨幣轉換費!建議用元大鑽金卡/永豐幣倍卡省這筆冤枉錢
網友狂問:巴黎聖母院預約方式常見QA
Q:巴黎聖母院需要預約嗎?一定要提前買票?
A:分三種情況!
✅ 主教堂免費區:不用預約,但排隊至少1小時
🕒 鐘樓/地下室:強制預約+付費!現場買不到
🚫 塔頂怪獸走廊:火災後無限期關閉
📍預約實名制細節:
– 官網付款需輸入護照英文姓名(現場會核對!)
– 每筆訂單限購4張票(超過要拆單)
– 參觀前15分鐘才開放掃碼進場
– 遲到超過30分鐘票券作廢
說到這讓我爆氣一件事:預約系統的時區陷阱!官網預約時間顯示的是巴黎時間,我台灣凌晨搶票沒換算,結果預約成半夜場!

⚠️ 2025年最新預約規則變化
重建期間限制超多!三月去的時候發現:
➤ 鐘樓每日限額300人(比疫情前少60%)
➤ 每梯次只放行25人(以前可40人)
➤ 導覽器暫停租借 改掃QR code聽線上版
➤ 60歲以上長者有專用快速通道(羨慕)
夜間玩法大升級!攝影控必學巴黎聖母院必看特色
多數攻略只講白天,但巴黎聖母院夜景才是王道!分享我的私房拍攝點:
1️⃣ 新橋(Pont Neuf)東側:拍攝倒影最佳點
2️⃣ 莎士比亞書店頂樓:消費€5咖啡就能上樓
3️⃣ 聖路易島堤岸:長曝光拍星芒+遊船軌跡
🎆 隱藏版體驗: 每月最後週五晚間有3D光雕秀!投射在修復中的西立面,重現火災前樣貌。我擠在第一排拍到的畫面:
– 火焰吞噬尖塔的震撼模擬
– 石像鬼在光影中甦醒擺動
– 彩色玻璃動態重組過程
(看到差點哭出來…歷史的傷痕太衝擊)

這些錯誤千萬別犯!我的翻車實錄
用工程師的debug精神整理血淚錯題本:
錯誤1:穿錯鞋登鐘樓
螺旋階梯共387階!我穿新買的Timberland靴子爬,腳底快燒起來… 下來時腿抖到像跳電音舞
錯誤2:背包超過尺寸
安檢規定長寬高總和≦120cm,我的攝影包超標2cm,被迫花€3寄存(櫃檯只收硬幣!)
錯誤3:沒帶實體證件
官網寫「可用手機存證件照片」,但現場警衛堅持要看護照正本!差點進不去…
參觀預測&行前Checklist
根據現場工程告示+我訪問志工的資訊:
- 2025年底:尖塔重新亮相(目前用巨型3D列印機重建中)
原定2024奧運前完工確定跳票→ 延至2026~2027
🎒 行前必備物品清單:
▢ 預約巴黎聖母院門票的QR code列印件(手機沒電就慘了)
▢ 護照正本(巴黎聖母院預約方式規定嚴格查驗)
▢ €1/€2硬幣(存包櫃和捐款箱都需要)
▢ 折疊小板凳(排免費參觀隊伍神器!)
▢ 望遠鏡(看高處雕塑細節)
最後忠告:別把巴黎聖母院當打卡點趕場!我在側殿角落坐了半小時,陽光穿過北玫瑰花窗在地上投出流動的藍光,突然理解雨果為什麼寫得出《鐘樓怪人》 這種感動,比拍一百張照片更珍貴。
Leave a Reply