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記得第一次走進新竹城隍廟那洶湧的人潮與撲鼻的香氣嗎?那混雜著煎、炸、滷、煮的濃鬱氣味,簡直就是召喚飢腸轆轆靈魂的號角!作為一個可以為了巷口一碗羹開車三十分鐘的狂熱分子,城隍廟周邊的巷弄,就像我的第二個廚房(雖然我通常只負責吃)。今天,不藏私分享我心中真正值得排隊、一吃再吃的城隍廟美食精華,絕對不是觀光客清單,每一口都是在地老饕認證的靈魂滋味!
那些讓我一訪再訪的經典小吃
阿城號 - 百年米粉的傳承滋味
說到城隍廟,怎能不提新竹名產米粉?阿城號就是那種「看起來簡單,吃起來驚豔」的代表。他們家堅持用純米製作,粗細剛好,重點是那個湯頭!用大量豬大骨慢熬,清澈卻滋味十足,配上軟嫩的肝璉肉、紮實的丸子,灑上一點芹菜珠跟油蔥酥,看似樸實無華的一碗,卻能讓人連湯都喝個精光。我特別喜歡加點他們自製的辣椒醬,微辣提鮮,層次更豐富。每次來,總覺得這碗米粉有種神奇的魔力,能瞬間撫平所有煩躁。這絕對是認識城隍廟美食的必修課!
- 推薦店家:阿城號(總店)
- 地址: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75號 (城隍廟入口旁)
- 價格: 炒米粉 $45 / 碗,綜合湯 (含肝璉、丸子) $55 / 碗
- 必點:
炒米粉 + 綜合湯,黃金組合!記得加點辣椒醬。
柳家肉燥飯 - 滷汁控的終極誘惑
如果你是重度滷汁愛好者,柳家絕對會讓你瘋狂。他們家的肉燥飯,坦白說,賣相一點都不華麗,甚至有點「黑嚕嚕」,但!那香氣!那滋味!肥瘦比例完美的肉燥,用獨門醬料和辛香料長時間燉煮,滷到膠質完全釋放,黏嘴卻不油膩。淋在熱騰騰的白飯上,滷汁迅速滲透,每一粒米飯都裹上濃鬱醬香,鹹甜適中,帶點微微的甘韻。我通常會點一碗小的肉燥飯配上他們家的焢肉飯,再來一碗清爽的筍絲湯解膩,完美!這滷汁,拌什麼都好吃,是城隍廟美食中無法撼動的米飯殺手。
- 推薦店家:柳家肉燥飯
- 地址: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97號 (城隍廟內)
- 價格: 招牌肉燥飯 (小) $35 / (大) $50,焢肉飯 $70,綜合湯 $45
- 必點:
肉燥飯(小或大看食量)+ 焢肉飯 + 筍絲湯,邪惡但滿足的三重奏。
郭家元祖潤餅 - 春捲界的巨無霸
城隍廟潤餅好幾家,但我最偏愛郭家。他們的潤餅,個頭超大,用料超級實在!餅皮軟Q帶點韌性,絕對不容易破。內餡就是一個豐富的蔬菜樂園:高麗菜、豆芽菜、紅蘿蔔絲、豆乾、蛋酥、菜脯、花生粉、糖粉...琳瑯滿目。關鍵是那個現炒的蔬菜,爽脆多汁,不會濕濕爛爛影響口感。蛋酥超級香脆,花生粉和糖粉的比例抓得剛好,不會過甜。一口咬下,蔬菜的清甜、蛋酥的酥香、潤餅皮的麥香、花生糖粉的甜香瞬間在嘴裡爆發,層次豐富極了。一個下去,飽足感十足!不過老實說,有時糖粉對我而言稍多一咪咪(個人怕太甜),可以請店家調整。這是城隍廟美食裡極具代表性的「飽肚」選擇。
- 推薦店家:郭家元祖潤餅
- 地址: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96號 (城隍廟外圍攤位)
- 價格: 每捲 $50
- 必點:
經典潤餅捲!建議現買現吃最能感受餅皮Q度與蔬菜爽脆。
阿忠冰店 - 古早味剉冰的透心涼
吃完一堆鹹食,沒有來碗透心涼的冰怎麼行?阿忠冰店可是老字號了!我最愛他們家的鳳梨糖水,濃濃的鳳梨果香,甜中帶點微酸,非常天然的味道,淋在綿密的清剉冰上,絕配!配料選擇也多,我最常點的是基本款:鳳梨冰加粉粿和芋圓。粉粿軟Q帶點嚼勁,芋圓吃得到芋頭顆粒,真材實料。坐在騎樓下,聽著刨冰機的聲音,吃著這碗古早味冰品,瞬間暑氣全消。這碗冰,是許多新竹人童年的記憶,也是城隍廟美食之旅最清涼的句點。
- 推薦店家:阿忠冰店
- 地址: 新竹市北區東門街187號
- 價格: 招牌鳳梨冰 $60 (可加料,每種約 $10-$15)
- 必點:
招牌鳳梨冰 + 粉粿 + 芋圓。
讓人吮指回味的炸物與煎點
店名 | 招牌品項 | 特色亮點 | 價格帶 | 排隊指數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林家肉圓 | 紅糟肉圓 | 外皮Q彈,紅糟肉餡香濃不膩 | $45 / 2粒 | ★★★★☆ |
周家燒麻糬 | 燒麻糬 (花生/芝麻) | 現點現煮口感軟糯,裹粉香氣十足 | $60 / 份 | ★★★☆☆ |
黃記蚵仔煎 | 蚵仔煎 | 粉漿比例佳,蚵仔新鮮,醬料獨特 | $70 | ★★★★☆ |
王記蚵仔煎 | 蚵仔煎 | 煎得赤香,蚵仔大顆,青菜給得多 | $70 | ★★★★☆ |
廟口鴨香飯 | 煙燻鴨肉飯 | 鴨肉煙燻味足,鹹香下飯 | $85 | ★★★★☆ |
林家肉圓 - 紅糟香氣的Q彈魅力
新竹肉圓跟南部很不一樣,是用「蒸」的!林家是我個人偏好。他們家的肉圓外皮晶瑩透亮,口感超級Q彈,有點像更厚實的QQ粿。重點在內餡!用紅糟醃過的豬後腿肉塊,帶著獨特的酒香與甜味,瘦肉為主,吃起來香而不膩。淋上鹹甜適中的米醬(新竹肉圓標配),再搭配一點蒜泥,風味更提升。我喜歡用湯匙把皮劃開,讓醬汁滲進去,連皮帶肉一口吃下,紅糟的香氣、豬肉的鮮甜、外皮的Q彈和醬汁的鹹甜完美融合。兩顆當點心剛剛好,是城隍廟美食中獨樹一幟的代表。
- 推薦店家:林家肉圓
- 地址: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75號 (城隍廟入口處)
- 價格: $45 / 2粒
- 必點:
紅糟肉圓,就是經典原味。
周家燒麻糬 - 冬日暖心必備甜點
冬天來城隍廟,看到冒著白煙的那攤,十之八九就是周家燒麻糬了!這絕對是寒冷天氣裡的救贖。現點現煮,看著白白胖胖的生麻糬在熱糖水裡翻滾,慢慢膨脹變熟,過程就很療癒。撈起後,迅速在花生粉或芝麻粉裡打滾,熱騰騰地送上桌。咬下去,哇!外層裹滿香氣撲鼻的粉,裡面是軟糯到不行的麻糬本體,溫熱的口感讓人幸福感滿滿。花生粉香氣濃鬱,芝麻粉則更醇厚一些,我通常難以抉擇...乾脆各點一份!一份兩顆,跟朋友分享也很棒。這暖呼呼的滋味,是城隍廟美食在寒冷季節裡最美的風景。
- 推薦店家:周家燒麻糬
- 地址: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 (城隍廟內,靠近後方)
- 價格: 花生或芝麻口味,$60 / 份 (2顆)
- 必點:
燒麻糬(花生或芝麻,或各一)。務必趁熱吃口感最佳!
蚵仔煎雙雄:黃記 vs. 王記 - 粉漿與鮮蚵的對決
城隍廟的蚵仔煎戰場,黃記和王記絕對是兩大扛壩子,各有擁護者!
- 黃記: 我覺得黃記的粉漿調得比較剛好,煎出來邊緣帶點恰恰(焦脆)的口感,中間又能保持Q軟。蚵仔給得不算最大顆,但新鮮度夠。靈魂在他們的醬料!顏色比較深,鹹甜中帶點微微的辣,還有種說不上來的特殊香氣(聽說有加味噌之類的?),非常提味。整體風味較為濃鬱。
- 王記: 王記則主打一個新鮮大顆!蚵仔真的比較飽滿,吃起來更過癮。粉漿煎得比較「赤」(臺語,意指焦香感足),整片的香氣誘人。青菜(通常是小白菜)給得很大方,搭配軟Q的粉漿和鮮蚵,口感豐富。他們家的醬料也很有名,是那種傳統的鹹甜紅醬,風味比較直接。
我的真心話: 兩家我都愛!想吃醬料特別、口感多元一點,選黃記;想吃鮮蚵大顆、煎得赤香、青菜多的,選王記。各有千秋,都值得一試,這也是城隍廟美食的魅力所在,選擇多樣!
- 推薦店家:
- 黃記蚵仔煎: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97號 (城隍廟內)
- 王記蚵仔煎: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 (城隍廟內,與黃記不遠)
- 價格: 皆是 $70 / 份
- 必點:
當然就是蚵仔煎本人!
廟口鴨香飯 - 煙燻鴨肉的鹹香誘惑
這家雖然叫「廟口」,但其實在城隍廟旁邊的小巷弄裡,人氣超旺!招牌就是鴨香飯。滿滿的煙燻鴨肉絲鋪在熱騰騰的白飯上,再淋上鴨油和獨門醬汁。鴨肉處理得非常好,煙燻味濃鬱卻不死鹹,肉質不乾柴,帶著迷人的鹹香。鴨油和醬汁滲透到米飯裡,每一口都鹹香夠味,超級下飯!我通常會點一碗鴨香飯,再配上一碗下水湯(鴨內臟湯),湯頭清澈鮮美,可以平衡鴨香飯的濃鬱。分量不小,吃完很有飽足感。這碗飯,常常讓我專程為了它跑一趟城隍廟一帶,絕對是城隍廟美食裡的實力派飯類代表。
- 推薦店家:廟口鴨香飯(原廟口鴨香飯)
- 地址: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142號 (城隍廟旁巷子,消防局斜對面)
- 價格: 鴨香飯(大) $85,鴨香飯(小)$65,下水湯 $50
- 必點:
鴨香飯(大或小)+ 下水湯。
湯品與點心的療癒時光
翁記滷肉飯(祖傳魷魚羹) - 鮮美羹湯的意外驚喜
雖然招牌寫滷肉飯,但懂吃的老饕都知道,他們家的魷魚羹才是隱藏版王牌!羹湯的湯底非常清澈鮮美,喝得出是用大量蘿蔔、大骨熬煮的甘甜,勾芡薄薄的,完全不厚重黏膩。主角魷魚給得大方,口感新鮮脆彈,沒有可怕的鹼味或腥味。羹裡面還會加入白菜、蘿蔔絲,增加清甜口感。可以選擇加麵、米粉或冬粉,但我最愛單喝羹湯配一碗滷肉飯。他們的滷肉飯屬於肥瘦均勻、切小丁的那種,滷汁香而不過鹹,搭配清爽的魷魚羹剛剛好。這組合,是我夏天沒胃口時的解方,清爽又滿足。真心推薦給還沒試過的朋友,探索城隍廟美食別漏了這碗超鮮美的羹湯!
- 推薦店家:翁記滷肉飯(祖傳魷魚羹)
- 地址: 新竹市北區北門街84號 (城隍廟周邊)
- 價格: 魷魚羹 $65,滷肉飯 (小) $30 / (大) $45
- 必點:
魷魚羹(可加麵或不加) + 小碗滷肉飯。
梅花雞蛋糕 - 童年的古早味烙印
這攤小小的雞蛋糕,位置不算特別起眼,但飄散的蛋奶香總是能吸引我。老闆用傳統的梅花形狀模具烤製,麵糊配方很簡單,就是純粹的雞蛋、牛奶、麵粉香氣。烤出來外皮帶點微酥,裡面是鬆軟濕潤的口感。沒有過多的花俏內餡,就是最單純的古早味。咬下去,熱騰騰、香噴噴,簡單卻令人懷唸的味道,瞬間有回到小學放學時光的感覺。價格非常親民,買一袋邊走邊吃,是逛城隍廟美食戰區時很好的「零食擔當」或給小朋友的點心。
- 推薦店家:梅花雞蛋糕
- 地址: 新竹市北區中山路 (通常在城隍廟週邊流動或固定小攤,位置需現場找,香氣是線索!)
- 價格: 約 $30-$40 / 袋 (數量不等)
- 必點:
原味梅花雞蛋糕,熱熱吃最香!
廟口美食探訪Q &A
Q:城隍廟附近有什麼隱藏美食是觀光客比較少知道的?
A: 除了廟埕廣場內人擠人的名店,可以稍微往外圍巷弄走走!像是翁記魷魚羹(在北門街)、廟口鴨香飯(在消防局斜對面巷子)都相對少一點觀光客,但本地人很愛。另外,下午時段在周邊(像東門街、北門街一帶)有時會有賣傳統糕點(像草仔粿、芋粿巧)的小攤車,或是一些賣古早味甜甜圈、雙胞胎的小店,也很有驚喜。
Q:第一次來新竹城隍廟,時間有限只能吃三樣,最推薦哪三樣?
A: 超級難選!但以「代表性」和「在地特色」為優先:
- 林家肉圓或郭家潤餅 (二選一): 肉圓是新竹特色(蒸的、紅糟肉),潤餅則是份量招牌。
- 柳家肉燥飯: 體驗那銷魂滷汁拌飯的魔力。
- 阿城號炒米粉+綜合湯: 新竹米粉的代表作。
如果還有胃,務必留點空間給阿忠冰店的鳳梨冰做結尾!
Q:城隍廟美食通常環境比較擁擠,有沒有比較舒適的用餐選擇?
A: 廟內及周邊小吃攤確實環境比較熱鬧(或者說吵雜擁擠),這是特色也是缺點。如果想坐得舒服點:
- 廟口鴨香飯、翁記魷魚羹 這類有自己店面的,通常座位環境會稍微好一些些(至少是室內有冷氣)。
- 買好想吃的東西(像潤餅、肉圓、雞蛋糕),走到護城河親水公園找個椅子坐下來慢慢享用,也是不錯的選擇(但僅限方便攜帶的食物)。
- 或者,考慮錯開正中午的尖峰用餐時段(例如下午兩三點再來),人潮會稍微舒緩一點。
Leave a Reply